小编:中俄高层密切接触释放出什么信号? 11月17日至18日,中国高级官员将赴莫斯科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会议。
中俄高层密切接触释放出什么信号? 11月17日至18日,中国高级官员将赴莫斯科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外交部发言人证实了这一消息。这意味着上合组织10个国家的代表将于下周齐聚,其中包括2024年才加入的白俄罗斯。这是其首次以成员国身份亮相部长级磋商。事实上,就在10天前,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抵达中国。两天的访问时间不长,但行程安排得很满,收获也很多。与中方签署了涵盖能源、数字经济、农业等领域的多项合作文件。短短10天时间,从北京到莫斯科,中俄高层交往如此频繁。背后释放出什么信号?相反,中俄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当今世界,多边合作才是出路,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早已遥不可及。看看中俄总理会晤取得的成果就知道了。在能源领域,两国不仅推进田湾核电站、徐大堡核电站建设,还向氢能、碳捕集等新领域拓展。互联互通方面,跨境铁路运输能力加快提升。在人文领域,“中俄文化年”和互免签证政策让两国人民的距离越来越近。但这一双边成果是否只对中俄两国有利?当然不是。作为上合组织核心成员,中俄合作方向往往是多边合作的“风向标”。 2024年中俄贸易额将达2448亿美元,增长95%其中以当地货币结算。这一成熟模式为上合组织推动地区金融合作铺平了道路。更重要的是,上合组织10国的聚集本身就带有“双边扎根、多边拓展”的逻辑。白俄罗斯去年加入上合组织,其工业基础与上合组织国家具有天然互补性。中白“巨石”产业园吸引中国传统医药企业入驻,天津与白俄罗斯签署的友谊园区协议效仿和推广了中俄合作模式。除了新成员外,现有的合作框架也呈现出浓厚的务实特征。 123全文3页下一页
当前网址:https://www.zhaojiuwang.com//experience/theory/2025/1114/1179.html










